
在战国时期,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,它们被统称为“战国七雄”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,这七个国家的强弱变化也很大,最强的诸侯国并不是固定的。例如,在战国初期,魏国是最强的,而到了后期,秦国逐渐崛起,成为最强的国家。虽然如此股票配资咨询行情,后世普遍认为,三晋之一的韩国在“战国七雄”中算是最弱的一个。那么,韩国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最弱的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。
首先,回顾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,会发现有两个有趣的现象。其一,韩家的宗主通常在晋国最强盛的时候担任晋国的执政大臣。例如晋悼公时期的韩献子,正是晋国强盛时期的代表人物。其二,韩家在晋国担任执政大臣的次数非常少,实际上,韩家仅有两人担任过晋国的执政大臣,甚至连范家担任的次数都比韩家多。这表明,韩家在晋国的卿大夫中相对较弱,也因此,韩国在“三家分晋”时,并没有得到晋国最核心的土地。魏国得到了晋国的龙兴之地和中原腹地,赵国则占据了晋国的北部。而韩国,只能分到晋国的南部。如果不是韩国在建立初期吞并了郑国,可能连跻身“战国七雄”的资格都没有。 其次,从战略地理位置来看,韩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差,难以扩展。韩国的北面是魏国,魏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大的霸主;南方则是楚国,楚国与晋国争夺了百年的霸主地位;东面是强大的齐国;西面则是秦国,正处于崛起阶段。因此,韩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几乎没有对外扩张的机会,反而面临着不断被蚕食的危险。这使得韩国很难像其他强国那样迅速崛起。 最后,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,几乎所有“战国七雄”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来增强国力。韩国的变法由申不害主持,他的变法虽然有一定成效,但并不彻底。韩国并没有通过这次变法实现真正的强大,只是在“战国七雄”中勉强保住了一席之地。申不害去世后,韩国的局势开始逐渐恶化,也难以再维持曾经的强势地位。 综合来看,战国诸侯的强弱与领土、战略位置和变法效果密切相关。韩国在这些方面的条件都处于最差的水平:领土的分配不利,战略位置也被四个强国包围,再加上变法效果不显著,这一切都决定了韩国在“战国七雄”中是最弱的一员。 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